服务器虚拟化以其高效、节能、高可用等诸多特点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在高校校园网中服务器虚拟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高校校园网数据中心(IDC)中服务器虚拟化的优势更为突出。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校园信息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对数据中心的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能提供丰富、稳定、可靠的计算资源,满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方面不断快速增长的需求。当前高校数据中心普遍面临发展速度快、人手短缺的问题,服务器虚拟化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最初只是用虚拟服务器来简单代替实际的物理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并利用虚拟化管理软件来提高管理效率。与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比,这样的部署是有很大的提升,但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并仍未做到最优。
虚拟机的配置基本还是由数据中心管理员定义,使用一些固定配置的模板,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用户的资源需求。相同的应用,内容不同对资源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例如同样是部门网站人事处与统战部在内容、数据、访问量等方面差别是很大的,相对的资源需求肯定也是不同的,使用固定模板只能保证较高的需求,因此资源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虚拟机的配置与生成还是由管理员手工完成,缺少与用户的交互,用户不能进行更灵活的资源配置,限制了数据中心的服务种类,每当有新应用出现,管理员就要进行新的资源分配。这种方式已经不太适应快速增长的校园信息化需求,只是治标未能治本,而建立校园网数据中心云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器虚拟化则是建立校园网数据中心云的基础。
云计算同样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重要网络应用之一。云计算是一种能够方便、按需从网络访问共享的可配置资源池的模型,且只需最少的管理或服务提供方交互即可快速供应和发布该模型,可配置的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简单的说校园网数据中心云就是按照云模型建立资源池,向校内提供方便、灵活、快速的IDC服务。
云平台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分配资源,不需要管理员过多的手工干预,减少重复性劳动,管理员可以更多把精力投入到云平台内部的管理。校内用户只需要通过数据中心云平台的用户界面提交需求申请就可以便捷的获得资源,并且当需求发生改变时可以方便的修改或注销资源配置。这样不仅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管理效率,更提升了数据中心服务的多样性,基本可以忽略用户的应用类型,只要用户提出资源需求即可。可以说数据中心云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整体效率,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资源进行了集中整合,打造出可以保证校园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平台。
服务器虚拟化就是校园网数据中心云建立的基础,数据中心云中的资源配置等都需要靠服务器虚拟化来实现。并且要求服务器虚拟化软件与虚拟机管理程序、WEB方式的用户交互界面及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相配合,才能实现云平台。不同的虚拟化软件,其他方面的开发、设计也不同。某些商业化较好的虚拟化软件提供了一定的工具可以帮助云的建立,有些虚拟化软件没有相应的工具,相关的开发就会更加困难。由于校园网数据中心云是高校私有云,搭建比较灵活,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虚拟化软件,还可以制定一定的使用、管理规则来减少程序的开发,辅助云的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基于虚拟化服务器正在建设校园网数据中心云。目前校园网数据中心配备了16台高配服务器及2套FC海量存储,构成了数据中心资源池。原机架式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数据中心中基本都是学校二级网站,这些旧网站及新建的校内二级网站都已经构建到虚拟化服务器中。在虚拟化服务器中还建立了很多新的应用服务,如网上信息中心、精品课平台、教学成果展示平台等教学系统、高清视频点播服务、信息化建设中部分业务系统等等。甚至一些主机托管的需求也建立在虚拟化服务器中,不再单独购买服务器,即节约了机房空间降低了能耗,也为学校相关部门节省了开支。
目前校内主要的网络应用服务都可以建立在虚拟化的数据中心上,校园网数据中心利用服务器虚拟化基本上实现了IaaS层次的云。
另外,网信中心已经在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中部分实现了用户需求的提交,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管理规则,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数据中心的交互。通过开发程序实现虚拟化服务器的自动配置后,将可以实现PaaS层次的云,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校园网数据中心云。随着校园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未来实现SaaS层次的云不是没有可能,用户只需通过WEB方式提出应用需求,就可以由数据中心云实现,用户甚至无需关心所需的硬件资源,这就需要服务器虚拟化与应用服务更紧密的结合。
(作者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0年10月刊)